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跟着专家认茶树病虫]在茶叶上聚餐的“小猪”——茶蚜

2019-08-23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春季茶树嫩芽萌动后,茶园中经常出现嫩叶卷缩的现象,翻开卷缩的嫩叶会发现叶背有“腻虫”在群聚吸汁。“腻虫”的口针插入叶片组织中,并以此为支撑点身体不停摆动,显微镜下可见形态如猪。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茶树重要吸汁性害虫——茶蚜。

茶蚜又称茶二叉蚜、可可蚜,俗称蜜虫、腻虫。一年当中,茶蚜危害以春茶最为严重,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

 

 

 分布与危害

 

茶蚜在中国各产茶区均有分布。在国外,茶蚜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东非、日本和格鲁吉亚等地。已有记载的主要寄主植物有茶、油茶、可可、咖啡、无花果和柑橘类等植物。

茶蚜一般群聚于茶树芽头、叶背及嫩茎上刺吸汁液,常致新梢发育不良,芽叶伸展受阻,严重时导致叶片卷缩(图1)。茶蚜排泄的“蜜露”可招致霉菌寄生,常诱发茶煤病(图2),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受害芽叶制成的干茶色暗,汤浊且带腥味。

 

 

图1  茶蚜为害状

 

 

图2  茶煤病(白色为茶蚜蜕皮壳)

 

 

 

 

 形态特征

 

 

茶蚜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完成1个世代需要经历成虫、卵和若虫3个阶段。有多型现象。

1
有翅蚜

有翅蚜成蚜体长约1.6 mm,黑褐色且有光泽,前翅中脉分二叉,腹背两侧各有2 对黑斑,触角第三节有感应圈(图3);若蚜体长约1.8 mm,棕褐色,翅芽乳白色,触角感应圈不明显(图4)。

 

 

图3  有翅成蚜

 

 

图4  有翅若蚜

 

2
无翅蚜

无翅蚜成蚜体长约2.0 mm,近卵圆形,棕褐色至黑褐色,触角黑色,体表多细密淡黄色横列网纹(图5);若蚜体长1.2~1.3 mm,浅棕或浅黄色(图6)。

 

 

图5  无翅成蚜

 

 

图6  无翅若蚜

 

3

卵长0.6 mm,宽2.0 mm。长椭圆形,一端稍细,漆黑色有光泽。

 
 

 

 生活习性

 

茶蚜年发生25代以上,世代重叠严重。一般以卵在茶树叶背越冬,在广东等南方地区无明显的越冬现象。成、若虫趋嫩性强,以芽下第一、第二叶上的虫量发生最多;当虫口密度过大或气候异常时,即产生有翅蚜迁飞到新的芽梢上繁殖为害。在生长季节,茶蚜行孤雌生殖,无翅成蚜产若蚜35~45头/只,有翅成蚜产若蚜18~30头/只。随着气温下降,以卵越冬的种群开始出现两性蚜,交配后雌蚜产卵于芽下第1~4叶的叶背。雄蚜一生可多次交尾,而雌蚜一生只交尾1次。

 

 

 

 

 发生规律

 

日平均温度16~25℃,相对湿度70%以上,晴天少雨的天气最适宜茶蚜发生,暴雨冲刷会导致茶蚜数量降低。全年以4—5 月和9—10月为茶蚜发生的最适宜时期,春季为害比秋季严重。

茶园中刚萌动的嫩梢、未开采茶园的幼嫩芽梢是有翅茶蚜的主要为害对象。在江、浙、皖茶区,茶蚜种群发生动态与各轮茶芽的萌发规律一致。

 

 

 

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措施

冬季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或被害枝,压低越冬虫口基数。

2
物理防治措施

茶园中悬挂黄色粘虫板,可诱杀部分有翅成蚜。

3
保护和利用天敌

发展生态茶园,保护天敌,充分发挥茶蚜天敌(瓢虫、食蚜蝇、草蛉、蚜小蜂等) 的自然控制作用。

4
科学用药

部分发生较重的茶园可选择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喷施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10%联苯菊酯水乳剂3 000 倍液或240 g/L 虫螨腈悬浮剂1 500~2 000 倍液。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