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茶苗为您提供优质茶苗

中国茶树栽培40年:40年来茶树栽培技术进步(一)

2019-10-15  作者: admin  来源: 未知  已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生产取得了持续增长,茶园面积和总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虽然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有了极大提高(图1-a);2017年茶叶产量水平是1978年的4.3倍,增长幅度在几个主要产茶国中最高(图1-b)。我国茶园生产能力的提高,除了采用新品种和植保技术外,得益于茶树栽培技术的巨大进步,我国各时期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在1985年和2005年分别出版的《中国茶树栽培学》等著作中进行了全面总结。

 

 

1 19782017年主要茶叶生产国茶园生产能力的变化(根据FAO数据整理)

注:a-单位面积产量;b-1978年产量为1的相对产量。

 

 
 

 

 
 
 

茶树丰产栽培和优质栽培技术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对茶叶高产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茶树光合作用特性、生态响应、碳同化物运输分配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详细阐述了产量构成因素、群体结构和叶层特性等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加深了茶园群体结构构成、发展以及个体与群体关系的理论认识,明确了茶树新梢数量是构成茶叶产量的主导因子,总结提出了合理密植、培肥土壤、剪采养相互配合的丰产栽培技术,建立了高产茶园的栽培技术指标,即种植密度每公顷6万株左右,树冠覆盖度80%90%,树高7080cm,土层厚度6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4.05.5,质地为中壤土至重壤土,最适田间持水量为80%90%等。采用丰产栽培技术的茶园每公顷产量可达23104965kg,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每公顷339kg,丰产栽培技术使茶园的产量水平提高了613倍。

在此过程中,对“茶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和有益的学术争论。该技术首先由贵州省湄潭茶叶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等单位提出,将条栽茶树扩展到36条,茶丛均匀排列,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取得“早投产、早高产、早收益”的效果,但是此类茶园也存在着建园投入大、立地要求严格、茶树抗旱能力弱、茶园管理不便等问题,且密植茶园因个体竞争激烈而容易早衰,造成鲜叶品质下降。一般认为此类茶园比单条或双条栽常规栽培茶园投产早,早期24年内产量高,但到8年左右产量基本持平,此后常规茶园产量超过密植茶园。提出了品种落后、树势衰败、土壤肥力贫瘠是造成茶园低产低效的三大主要原因,提出更新换植优良无性系品种、修剪复壮树冠、增施肥料改土培肥等低产茶园改造技术,针对低丘红壤低产茶园提出了“一培、二改、三配套”的综合改造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茶叶生产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名优绿茶为代表的茶叶生产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采早、采嫩、采春茶等特色,栽培目标从过去重“量”到“质、量”并重,出现了主产名优茶、“名优茶+大宗茶”等生产方式。在茶树养分积累与利用、春茶产量品质形成等栽培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提出了选用优良无性系品种、早采嫩采、将春茶前修剪调整至春茶后修剪、早施秋基肥与春追肥等技术。名优茶生产的发展,显著提升了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满足了我国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为我国茶园面积迅速扩张、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设施或覆盖栽培等技术研究得到加强并陆续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茶树营养、施肥和土壤管理技术

 

施肥是茶叶生产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增加茶叶产量和提高茶叶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据有关研究,19701992年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的年平均增产幅度为3.11%,其中来自肥料的贡献率达41%,超过土地(25%)、劳动力(8% 等的贡献率。由于缺乏茶园施肥数量的统计数据,仅以我国化肥总用量作为茶园施肥量的表征性参数,可以看出化肥用量与茶园产量水平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图2)。

 

 

我国茶叶产量水平与化肥总用量的关系(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茶树营养和茶园施肥技术的系统研究始于20 世纪5060年代,至20 世纪8090年代,明确了氮、磷等大量元素和锌、钼等养分的吸收利用特性,茶树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开始建立。在茶园土壤特性和培育技术方面,利用茶园土壤普查和高低产茶园比较研究,阐明土层浅薄、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供应能力差和元素比例不协调等主要障碍因子,研究提出了茶园养分和氟、铝等特征元素的循环转化特性、土壤肥力性质和长期植茶影响等,提出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条件,为茶园土壤培育奠定了基础。茶园高产施肥和优质茶园土壤培育技术成为茶叶丰产技术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前10年,伴随着名优茶发展,对茶叶品质施肥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阐释了茶树喜氨特性与生理机制、氮素营养形态和供应水平对茶树初级和次生代谢的调节作用和品质效应,揭示了钾、镁等营养在促进茶叶主要品质成分形成、累积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茶树营养诊断和氮、磷、钾、镁平衡施肥技术,并根据土壤特点研制茶树系列专用肥。与此同时,阐明了茶树对风险元素铝和氟、铅重金属的吸收特性及生理作用。在茶园土壤培育方面,通过研究长期植茶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效应、不同肥培措施下土壤性质,特别是微生物变化特性,进一步揭示茶园土壤性质变化规律,为茶园土壤生物肥力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最近10年来,利用分子、各种组学技术对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的营养功能及其在茶叶品质成分代谢中的作用和茶树吸收特性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茶树养分转运子基因克隆、氮营养分子生理机制、抗环境胁迫的分子基础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茶树营养研究开始深入到分子水平。随着生态环境建设要求,施肥的环境效应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成为研究热点,施肥技术的研究逐渐向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施肥环境负荷方向发展,养分综合管理和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成为新的研究重点,茶树专用肥、功能性肥料如缓控释肥、生物炭基复合肥、生物有机无机肥料等新产品在茶园的使用得到普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应用于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演变的研究,并在茶园土壤质量评价、土壤酸化原因,以及应用生物质改良酸化茶园土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茶叶机械化生产技术

 

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中消耗劳动力最多的作业项目,传统的人工采摘,人工消耗占整个茶叶生产的50%以上。1989年,农业部组织成立了全国协作组,对机械化采茶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筛选了部分适宜机械化采摘的品种,提出了对新茶园和改造茶园树冠实行“先平后弧”“机采机剪”培育机采树冠的技术,建立了我国主要茶类标准新梢达60%80%为机采适期指标,最佳机采批次为大叶种茶区6~7次/年,中小叶种地区46次/年;提出了机采茶园肥培管理技术,改进了机采鲜叶的加工工艺,总结出不同茶类初精制的技术要点。制定了《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NY/T 225—94),提出了适用于大宗茶类的机械化采茶的茶园条件、机械选配、栽培管理、树冠培养、茶叶采摘、机械保养等技术规范。与手采相比,机采提高工效10 倍,降低成本40%以上。目前我国出口绿茶采摘大部分应用机械采摘技术。浙江省2005年拥有采茶机械6746台,机械化采茶面积达3.3万hm2,约占全省茶园面积的24%。据专家估计,全国实行机械化采茶的茶园面积占总面积的10%15%。

2005年开展优质茶机械化采摘技术攻关,在大宗茶机械化修剪及采摘基础上,优质茶生产茶园的机械化栽培管理方面也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优质绿茶机采技术研究提出了机采茶园的树冠培养模式、采摘适期指标、机械化采摘及分级处理技术,为实现名优茶的机采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研制出了新型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鲜叶筛分机等关键设备,优质茶机采叶完整率可达70%左右,比传统采摘机械提高20%;采摘效率比手工提高7倍,采摘成本下降80%。目前,相应机采技术大多仍停留在实验室或局部、小面积应用阶段,工艺技术参数尚需进行放大型完善,关键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并与传统设备有机衔接。通用采茶机方面研制了小型化便携式采茶机、大中型自走或乘坐式采茶机,对智能采茶机器人也进行了初步尝试。在茶园耕作机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开发了具有多功能化的管理机、小型乘坐履带式茶园管理机和多功能微耕机,实现茶园土壤机械化耕作和施肥。

 

 

 

 
 

 

 
 

建立标准化和绿色栽培技术体系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茶叶卫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贸易的“绿色”壁垒也日趋普遍,使我国茶叶的出口和生产面临挑战。针对这些情况,我国茶园栽培逐渐向标准化、绿色清洁化方向发展,实现从源头上控制茶叶的安全质量。我国已经制订了无公害食品茶叶、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系列标准和规程,构成了指导我国当前茶树绿色标准化栽培的纲领性科技文件,对改善我国茶叶卫生水平、实现安全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至2007年,全国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茶园面积达133.3hm2,占总面积的90%;有机茶园面积5.7hm2

责任编辑:千鹤茶苗